解析:文段介绍的是蝴蝶鱼的“伪眼”的作用——迷惑掠食者从而顺利逃跑。根据第二空后的“误把鱼尾作鱼头”可以判断第二空应该选“迷惑”。“引诱”“诱惑”“诱骗”的着重点在“诱”,显然蝴蝶鱼的目的不是主动引诱掠食者,而是迷惑掠食者。故本题选B。
例 12.(联考2012上)到中世纪时期,大多数地区的文明已根深蒂固,难以。唯独在西方,曾盛行一时的古典文明被连根拔起,为新文明的形成彻底扫清了道 路,沿着崭新的道路自由发展。正是西方的这一独特性,使西方能发展经济力量,推动技术进步,产生向海外扩张、世界诸海路的社会动力。这一重大发展了中世纪 历史的结束。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铲除把持宣判B. 根除控制宣告
C. 清除操纵宣布D. 消除掌握宣示
解析:根据第一空前后的“根深蒂固”和“连根拔起”可知,第一空应填入“根除”。故本题选B。第二空填入“控制”与前面的“扩张”构成动作上的递进关系。第三空“宣告”与“结束”是习惯搭配。
例13.(联考2012上)文化认同作为小到一个群体、大到一个民族向心力的有机“黏合剂”,是凝聚这个群体和民族伟大精神力量的。文化认同如果缺失,社会语境便趋于焦虑,人们的价值取向便会,因为文化认同相对于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具有更深远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基迷失内涵B. 基础失落涵义
C. 基础丧失意义D. 根本丢失价值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第二空,缺乏文化认同会对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由前面的“焦虑”可知用“迷失”最为恰当。 “失落”多用于指人的心理状态,“丧失”和“丢失”指没有价值取向,显然价值取向只是发生变化而不是消失不见。故本题选A。
例14.(联考2011上)事业的成败往往不只取决于人才的,还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的人,而没有无用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人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多寡失意B. 得失错位
C. 优劣失败D. 高低误用
解析:根据“还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一句可知,前一句应为“有效使用”的前提,即拥有人才,排除C、D项。本题并非强调人才的数量,故选择“得失”一词。再看第二空,与“无用”相对应的应该是“错位”,而非“失意”,故本题选B。
2015年新疆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考等最新资讯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