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1讲文言实词讲义

杳然 分享 2025-7-18 下载文档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增分方案第二步再梳理文言考点——“以纲为纲”系统认知

高考无论怎么考查,其实质都是对文言词、句的考查。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七分靠积累,三分靠技巧。本部分通过对考纲规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进行归纳梳理,旨在让考生系统掌握用法规律,把握方法技巧,把知识学通学透,方法用熟用活。

第1讲文言实词

一、5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

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

一、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通用字 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示例 《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假借字 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古今字 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 “授”。

(1)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 ”通“ ”, (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 ”通“ ”, (3)女忘会稽之耻邪 “ ”通“ ”, (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 ”通“ ”, 参考答案:(1)反 返 返回 (2)坐 座 座位 (3)女 汝 你 (4)振 赈 救济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就忧心苦思,把苦胆挂在座位上,坐处、卧处抬头就能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自语:“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其妻子亲自织布,不吃肉食,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降低身份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的人家,悼念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是“路,道路”。

2.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本”的引申义为“根本、本来、原本、基本”;“道”的引申义为“方法、道理、主张”。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武臣、重臣”,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4.假借义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含义。(见“通假字”部分) [针对训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孝武初,周文(帝)与语,奇之。周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大统)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频征,(刘彦)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周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①故吏宾客并委去 .②每事信委之 .③曷不委心任去留 .

(2)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3)①以谢边远耳 .②乃令张良留谢 .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参考答案:(1)①抛弃 ②委托 ③随从,顺从 (2)①暗中 ②(如果)没有 ③卑微 (3)①道歉,谢罪 ②辞谢 ③称谢 [参考译文]

申徽,字世仪,是魏郡人。(他)性情慎重,不乱与人交往。元颢进入洛阳,任用元邃做东徐州刺史,元邃推荐申徽做主簿。元颢失败,元邃被装入囚车押送到洛阳,原先的属吏、门客都抛弃他而离开,只有申徽去送他。等元邃被赦免,他就广招宾客朋友聚会,赞叹申徽有古人风骨。

孝武初年,周文帝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周文帝观察申徽(认为他)深沉细致有气量,每逢有事都很信任地委托他去办,于是(申徽)做了大行台郎中。当时军队和国家刚刚建立,幕府的事务很多,四方文书檄文都是申徽写的。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近侍官吏逃散的很多,只有申徽不离左右,魏帝称赞他。(大统)十年,(申徽)升任为给事黄门侍郎。

(朝廷)多次征召,(刘彦)不接受命令,(他)又在南方勾结吐谷浑,将要图谋叛乱。周文帝动用大军镇压比较困难,想用灵活的谋略擒拿他。于是让申徽做河西大使,秘密命令申徽捉拿刘彦。申徽率轻骑五十人出发,到了以后,停在宾馆。刘彦见申徽单独一人来做河西大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1讲文言实词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步第1讲文言实词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