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车辆段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积地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和第四系下更新统冲洪积层。 1.2.2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郑州市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特征周期为0.40s。场地地基土土质较好,为中硬Ⅱ类场地土,据“GB50011-2010”第4.1.1条,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1.1条及第3.1.3条规定,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拟建车辆段线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1.2.3水文地质条件 郑州地区地处暖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7~9月份是地下水补给期,12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 车辆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层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土、粉质粘土冲洪积层中,为潜水。自西南向东北渗流。地下水埋藏较深,水质较好。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径流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不明显,排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地下径流方式向东北方向排泄,其它方式有人工抽取地下水等。 第二章 监测方案 - 2 -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车辆段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2.1 监测目的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沿南北主干道布置,周围各类建筑物多、粉土、细砂层施工难度大。在地铁施工期间对地铁结构工程及施工沿线周围重要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地面道路等实施变形、内力等方面的监测,为相关单位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地铁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施工、周边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监测的数据和资料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使相关单位能完全客观真实地了解工程安全状态和质量程度,掌握工程各主体部分的关键性安全和质量指标,确保地铁工程能按照预定的要求顺利完成; (2)按照安全预警位发出预警信息,既可以对安全和质量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又可以对各种潜在的安全和质量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3)通过监测,掌握施工对围岩及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用以修改设计参数,达到信息化设计目的。从某种意义来看,地铁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比地铁工程本身安全更需关注,因此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工作,应放在工作的首位; (4)可以丰富设计人员和专家对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利专家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2.2 监测范围及内容 车辆段线具体的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沉降、水平及垂直位移(挡墙)、锚杆应力、等内容,具体监测项目见表2.1。 表2.1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线监测项目汇总表 - 3 -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车辆段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监测项目 地表裂缝 水平位移 测点布置位置 坡顶1.5H范围内 边坡顶部2m、 重力式挡土墙顶部 边坡顶部2m、 重力式挡土墙顶部 外锚头 检测方法 人工检查 经纬仪或全站仪 水准仪或全站仪 应力计 监测精度 - 1mm 监测频率 报警值 100mm 40mm 1次/每周 垂直位移 1mm 50mm 预应力损失超过设计值的10%时 10mm 1次/每周 锚索拉力 腰梁及格构梁变形 地下水与降雨关系 ±1KN 1次/半月 中点/拐点处 全站仪 1mm 挖方段边坡出水点 人工观测 - 有明显的泉眼 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各监测项目以确保施工安全,监控施工影响的变形为原则。 2.3 编制依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10)《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1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12)《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CJJT76-2012 (1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1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15)国家或行业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16)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线相关设计图。 2.4 组织机构 根据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监测工作需要,已成立“中国中铁郑 - 4 -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车辆段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监控中心”,详见组织结构图2.1。监控中心设立独立的办公场所(位于紫荆山路与东里路交叉口处紫金城1501室),固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监控中心采用相对独立的项目管理模式,同时聘请国家级专家王建宇研究员、铁道部专家高尔洋研究员作为技术顾问经常性的指导本项目施工监测工作。 车辆段线施工监测任务由第六监测小组承担,整个项目由监控中心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把关,监测组长负责现场工作的统一开展,层层落实。 监测组长 监测组长 监测组长 总工程师 中心副主任 办公室 中心主任 第一监测小组第二监测小组第三监测小组第四监测小组第五监测小组第六监测小组 2.5 监测人员安排 根据监控中心统筹,按照合同要求,并以满足监测工作为核心要素,监理3标所辖范围内的车辆段线安排的监测人员如下表。 - 5 - 图2.1 组织机构
杞﹁締娈电洃娴嬫妧鏈柟妗?- 鐧惧害鏂囧簱

杞﹁締娈电洃娴嬫妧鏈柟妗?- 鐧惧害鏂囧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