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可以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劣势为优势,从而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如果能通过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农民的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还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发展需要,农民自己会自愿拿出多余的资金来学习更多的知识,以更高的技术性水平回报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将是双向受惠,既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又有利于国家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举措。
(五)建立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已经到来。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网络覆盖面城市化,而在农村,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及其所处环境的限制,他们无法准确及时地获知劳动力供求及农业信息。因此建立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尤为重要。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应该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包括农产品供需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等。第二,建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包括职业介绍、工作咨询等。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同时还应培育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总之,逐步建立完善遍及城镇、乡村的各级专为农民服务的信息网络,并加大投入的力度,以拉近中国与国外农村的距离。
(六)贯彻落实科教兴农战略,构建人才应用的激励机制
在农村人才匮乏的背景下,为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研工作,鼓励农业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加大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扶持高效益项目的开发,树立科技致富的典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人才在有利环境下,迸发自己的创业激情。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靠的是有文化、懂技术、有岗位、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科学文化素质精、市场驾驭水平高、创业致富能力强的农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村共同富裕,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