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

五上《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第二稿

一、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整合知识与能力,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探究性。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习结论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获取,而是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并获得的。从主题的选择、方案的拟定,到专题的研究、成果的展示,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去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 开放性。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问题。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把视野触向社会的不同层面、生活的不同角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多学科的交差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单元解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根据“有趣的汉字”板块的“活动建议”,可以开展下列活动:1.搜集或编写字谜,举行猜字谜游戏;2.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等;3.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根据“我爱你,汉字”板块的“活动建议”,可以开展下列活动:1.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

1

字的历史;2.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按板块有序进行,“有趣的汉字”是“我爱你、汉字”的基础。每个版块的学习可以按照三个流程进行:1.小组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2.班级或小组开展活动3.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有趣”走向“可爱”。 2、从书本走向生活。 3、从自主走向自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感受汉字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6.认识24个生字。 (四)单元重点

1.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4.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感受汉字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五)单元难点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三、单元教学过程: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课文的教学方法不同,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思路。(12——14课时)

板块一“有趣的汉字” (7课时) (一)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1课时)

阅读内容:阅读材料1——4

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

2、除了上述的四种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二)师生共同完成活动1:有趣的字谜(2课时)

2

1、教师指导写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内容、时间、分工情况、参加人员) 2、学生实施计划 3、汇报展示

(三)小组自主选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1课时)

1、以“猜字谜”为例,老师出示自己的活动计划。 2、小组选定主题,自主完成一份活动计划。

主题:a、有趣的谐音 B、汉字的起源和来历 3、 发放活动建议卡,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4、 附:活动建议卡

“有趣的谐音”活动建议卡 1.根据主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2.活动流程建议:搜集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古诗、对联或笑话(以谐音歇后语为主),小组内交流并整理资料。

3.展示形式建议:编小报展览、成果汇报会。

“汉字的起源和来历”活动建议卡 1.根据主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2.活动流程建议:阅读课本相关材料,交流文字发明的重要性,搜集并交流汉字起源的其他传说;阅读交流“册、典、删”的本义,查找了解其他汉字(如自己的姓)的本义和来历;小组交流并整理资料。

3.展示形式建议:编小报展览、成果汇报会。

(四)小组活动 (2课时)

1.按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五)成果展示 (1课时)

板块二“我爱你,汉字” (7课时) (一)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历史文化。(1课时)

阅读内容:阅读材料85页1——7

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汉字的历史和文化。2、除了上述的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二)班级活动2:社会用字调查(2课时)

1.分小组确定活动计划(每个小组完成活动必须有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2.教师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3.分小组完成调查 4.活动展示

3

(三)小组活动(3课时)

1.分小组选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主题:a.汉字的演变 b.汉字书法欣赏 2.按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附:活动建议卡

“汉字的演变”活动建议卡 1.根据主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2.活动流程建议:阅读课本相关材料,了解汉字字体发展阶段,搜集资料了解字体产生时间;了解并交流其他汉字的字体变化;讨论汉字演变趋势;整理资料。

3.展示形式建议:编小报展览、成果汇报会。

“汉字书法欣赏”活动建议卡 1.根据主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2.活动流程建议:阅读欣赏课本优秀书法,交流喜欢的原因;阅读课本相关资料,交流不同字体书法的特点;搜集其他优秀书法作品欣赏或参观书法展览;整理资料。

3.展示形式建议:编小报展览、书法作品摄影展、成果汇报会。

(四)活动展示 (1课时)

总结学法

附:《综合性学习:有趣的字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编写和猜字谜等活动来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学生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

教师:做好活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提前给学生分工,布置任务。 学生:按照老师的分工,分小组搜集资料。(各种类型的字谜)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猜字谜的方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阅读材料1—4”,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今天这节课,

4


五上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五上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