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自学考试[10070]2015改版全新_第二章

杳然 分享 2025-7-10 下载文档

WORD格式.可编辑

识记:能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理解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论述: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章次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总计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课程内容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 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言语、思维的脑功能基础 本能、需求和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人际交往和执行监控的脑功能基础 人格与智能的生理心理学问题 助学学时 9 12 10 14 14 8 8 9 12 12 108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50%和“论述”为20%。 3、试题难易程度分为较易、中等难度、较难三个层次。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30%,建议20%。 4、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论述题。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神经形态学

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的整体和细胞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遗传信息和神经信息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免考,49-58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神经细胞学、组织学和解剖学统称为神经形态学,它们对脑和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肉眼观察的方法,得到解剖学上的脑大体解剖结构、神经

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组织的显微结构和神经细胞的超显微结构。三个层面上的科学知识,为理解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关于神经系统功能,大体可分为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前者用于维持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后者是实现心理活动的基础。

本章所涉及的神经信息化学传递的分子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是理解记忆等认知活动以及情感、行为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它们,才能理解各章节所涉及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要求全面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脑的主要结构;深入了解神经信息产生和传递的电学和化学机制;对神经冲动和突触后电位产生和变化的规律以及神经递质和受体相结合的过程,要全面理解,并准确掌握相关的重要名词和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脑的主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 识记: 一、神经细胞学

神经元25: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所以又将其称为神经元,神经系统的一切技能都是通过神经元实现的。

11

人脑大约有10个神经元,都是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的。

突触25:视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胞结构,由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神经末梢(终扣或突触小体))、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突触间隙(前、后模之间的缝隙)。间隙因种类不同宽窄不一,电突触间隙约10~15mm;化学突出间隙较宽约20~50mm。

突触传递特点: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这种单向传导保证了神经系统有序的活动;2、突触延搁;3、时间和空间总和效应;4、抑制作用;5、对药物敏感性。

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将感受器传来的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中间神经元(又称联络神经元,将从感觉神经元中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中间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动作神经元(从中枢神经系统将信息带给肌肉和腺体)。 二、神经组织学

皮层功能柱、超柱29、30、97、98: 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所以称之为功能柱。功能柱是感觉的基础。有两种功能柱理论:特征提取功能柱和空间频率。 29:细胞生理学研究发现,处在同一柱内的神经细胞具有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能,称为功能主。 30:最初,大脑皮层的柱状结构是在视皮层中发现的,具有相同感受野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结构分布,它们是视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功能柱。 产生某一感觉的功能柱,进一步组合成超柱,是知觉产生的细胞基础之一。

97: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超柱。 98:超柱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检测功能柱组合而成,是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白质31:由百亿神经元轴突形成的纤维束构成的,实现着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浅层白质31:紧贴在大脑皮层之下的白质,实现着近距离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联系。 深层白质31:位于大脑半球深部的白质,实现着长距离皮层之间的神经联系,和两半球之间、以及皮层与皮层下之间的神经联系。

胼胝体31、33:是主要的深部纤维联系,实现这大脑两半球间的联系。胼胝体又两半球间交换信息的神经纤维(白质)组成。 三、神经系统的解剖学

技术资料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中枢神经系统32: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内的脑分为大脑(端脑)、间脑、中脑、桥脑、小脑和延脑六个部分。椎管内脊髓分为31节。

外周神经系统32、39: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以及它们的传出神经分支,即植物神经组成(自主神经系统)。从结构上由颅神脊神经和自主神经三部分组成,从功能上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脏传出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41: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称之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它们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功能,维持着机体的生命过程。可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交战感觉神经?)相辅相成的作用。

额、颞、顶、枕叶和边缘叶皮层33: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皮层从前向后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1)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位于中央沟前方,外侧裂上方的皮层为额叶,额叶具有高级认知活动的调节和控制运动的功能,如策划、决策和目标设定等功能。意外损伤额叶,能影响人的行为能力和改变人格。

2)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位于顶枕裂前方,中央沟后方的皮层为顶叶,顶叶负责躯体的各种感觉。

3)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位于顶枕裂与枕前切迹连线的后方皮层为枕叶,是视觉中枢。 4)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位于外侧裂下部的皮层为颞叶,与听觉关系密切。 5)边缘叶: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围绕半径的环状回称为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基底神经节34、纹状体35杏仁核35:在大脑髓质深部有一些神经核团,称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

纹状体:尾状核与豆状核组成纹状体,对机体的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杏仁核:杏仁核在嗅觉,情绪控制与情绪记忆形成中有一定作用。 海马34?:大脑中边缘叶中海马回深部的结构。

脑干38:自下而上,依次由延脑、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组成。

脑干网状结构39:脑干背、腹之间称被盖,由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散在纤维中的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神经细胞组成,即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

小脑39:位于桥脑与延脑的背侧,其结构与大脑相似,外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在白质的深部也有4对核,称之为中央核。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以便维持姿势和平衡,顺利完成随意运动。

脊髓39:各阶段内部的特点虽不尽相同,但概貌大体一致。在脊髓的横切上,中央有一小孔为中央管,中央官周围为H形灰质,外侧为白质。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始部分,来自躯干、四肢的各种感觉,通过脊髓上行纤维传至脑进行分析和综合,脑通过下行纤维束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识记这些结构在人脑中的位置和功能。

理解: 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关系36: 大脑皮层每个功能区,如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和听觉区等,都有层次结构。大概由三级组成,初级皮层区(一级皮层区)、次级皮层区(二级皮层区)、和联络皮层区。 初级区为投射中心,直接接受皮层下中枢传入的信息或向皮层下发出的信息,与感受器与效应器之间保持点对点的功能定位关系,对外部刺激实现简单而原始的感觉功能或发出简

技术资料分享


生理心理学自学考试[10070]2015改版全新_第二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搜索更多关于: 生理心理学自学考试[10070]2015改版全新_第二章 的文档
相关推荐
相关阅读